设计状态
$f(i,j)$ 表示合并 $i$ 区间至 $j$ 区间可得的最大分数
但如果合并一段之后,前后两段接在了一起,那么接在一起的这段能产生的分数一定多于两段分别消除所得分数(因为 $(a+b)^2\geq a^2+b^2$ )
那么可以考虑向当前区间后面再接 $k$ 个相同颜色的块一起消除,那么所产生的总分数是:接在一起后的区间消除所得分数+ 消除中间的杂色块所得分数
那么状态就变成了 $f(i,j,k)$ ,表示合并 $i$ 区间至 $j$ 区间,并在 $j$ 区间后补上与 $j$ 颜色相同的 $k$ 个能获得的最大分数
状态转移方程
为了方便,
令 $\text{len}_i$ 表示第 $i$ 段颜色相同且连续的区间的长度
对于一个区间 $[l,r]$,右边有 $k$ 个与 $j$ 同色的方块,我们可以
- 将 $r$ 和后面的 $k$ 个方块一起消掉, $f(l,r,k)=f(l,r-1,0)+(\text{len}_r+k)^2$
- 在 $[l,r-1]$ 中寻找一个与 $r$ 颜色相同的块 $p$ ,消除 $p$ 和 $r$ 之间的所有方块后 $p$ 和 $r$ 相邻可以一起消除,$f(l,r,k)=f(p+1,r-1,0)+f(l,p,k+1)$
实现细节
这里在同一个在代码块中的代码可能不在同一个缩进层级下
因为连续的同色方块一定是一起消除的,所以可以将一段连续的同色方块看成一个方块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struct Block{
int len,col;
}block[maxN];
int cnt = 0;
block[0].col = -1;
for(int i = 1;i<=N;i++){
int col;
scanf("%d",col);
if(col == block[cnt].col) block[cnt].len++;
else{
block[++cnt].len = 1;
block[cnt].col = col;
}
}
N = cnt;因为这是一道区间dp,所以基本框架还是区间dp的框架:
1
2
3
4
5
6for(int len = 0;len <= N;len++){
for(int l = 1;l + len <= N;l++){
int r = l + len;
...
}
}对于情况1,我们可以预处理出来如果每个方块后有 $k$ 个同色方块时可以获得的分数
$k$ 最大为 $\text{sum}n-\text{sum}{j-1}$ ,$\text{sum}_i$ 表示前 $i$ 段颜色相同的区间包含的方块总数,可以预处理出来
1
for(int i = 1;i<=N;i++) sum[i] = sum[i-1] + block[i].len;
1
2
3for(int k = 0;k <= sum[N]-sum[r-1];k++){
dp[l][r][k] = dp[l][r-1][0] + pow2(block[r].len + k);
}对于情况2,可以枚举 $p$ 所在位置,然后去更新该区间的得分
1
2
3
4
5
6for(int p = l;p<r;p++){
if(block[p].col != block[r].col) continue;
for(int k = 0;k<=sum[N]-sum[j-1];k++){
dp[l][r][k] = max(dp[l][r][k],dp[l][p][block[r].len+k]+dp[p+1][r-1][0])
}
}
最后的结果是 $f(1,N,0)$
完整代码
1 |
|